我记得一次和朋友介绍1989年的学生运动,朋友很惊讶地问,原来北京的学运领袖们不是管全国运动的中央型机构啊?我说,是的,各地的学校都有自己的组织。这就是依靠文字去理解与实际情况之间的距离。
关于欧洲的启蒙运动,在我的印象中,一旦说启蒙运动完成,那肯定是指人们可以体验到整个社会在启蒙运动完成后可见的的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实际上,这是机械化的理解。 我之所以有这样的机械化理解,是因为学习了一门关于卢梭的哲学思想的课,该课讲到了英国和法国的启蒙运动,其中说,英国在18世纪已经完成了启蒙运动而法国则刚刚兴起。于是,我当时就在脑海中勾勒出了英国完成了启蒙运动的状况:全社会都认同了新的价值,即,在新的自由主义影响之下产生了被全社会所认同的个人主义、个性独立、尊重个人隐私等等。这是指当代学术界认定英国自1689年率先带领人类进入了现代社会,因此,根据教授的讲解,18世纪中叶,当法国开启启蒙运动时,英国已经完成了启蒙运动。 然而,如果你阅读《傲慢与偏见》(1812年出版)或《简爱》(1840年左右出版),你会发现作者们笔下的现代英国社会与今天我们所理解的现代社会完全不同。按道理说,19世纪的英国已经是现代社会进入第二个世纪的时候了,但实际上,普通人的生活却仍然以传统文化为主,这些小说所谈的是极少数的受教育较好的女性懂得追求人格和精神上的独立,但她们所处的当时的社会却仍然是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看似牢不可破的样子,这可以从作者描述当时的家庭和人与人之间的社交上看出来。举个例子,人们可以很公开地、肆无忌惮地去谈论他人,包括其收入、财产和家庭背景等等,并且,他们以此为乐,根本不会认为谈论这些会伤害他人的隐私。 若是放到今天的社会,人们不会认为这样的行为是符合社会交往原则的,或者用通俗的话说,当时的英国贵族社会的人并不具备今天人们口中所说的“贵族气质”。当然,我不是要说当时的英国贵族怎么样,而是希望告诉各位读者,很多时候,当我们看到总结性的文字或者定性的文字时,我们总是通过自己的想象去补充细节,但这些想象是没有根据的,多数时候,与事实会大相径庭。 这个问题为什么重要?因为当今中文圈中的众多人在对西方社会没有真实了解的时候(包括人在西方但与当地文化没有接触的人)容易通过新闻报道、社交平台的介绍、书籍等的信息传播渠道形成一些机械的想象,而基于这些想象的许多结论都是不对的,但其本人总是很固执地相信自己的结论非常有理,因此,拒绝与任何其他观点的人交流,甚至会为此而大吵大闹。 对此,我想到了一个案例,这是我所介绍的哈佛大学课程中的一个案例,它描述了一个年轻的受过非常好的教育的女性在落户到一个农村地区后,为了帮助单亲母亲们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而作出的努力和很多的牺牲的故事。该案例原本不是为了介绍故事本身,但是,这个故事能够让人窥探到为什么农村地区会在文化上偏向保守,以及那些“坏”女孩遭到排挤,导致她们自己和她们的孩子所面对的难以言状的各种排挤、打压以及她们心灵所遭受的伤痛。在此,给出链接,供有兴趣的人了解:https://sulili.net/anli.html 将以上这些是希望告诉各位,要想真的了解知识,道听途说是不行的,必须依靠系统地、认真地学习。很多时候,想做成一件事,其难度之大,往往需要一生去奋斗,而不是在网上随便刮点新闻、发表一点没有出处的“高见”就可以做到的。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
簡介一個喜歡學習沒用的東西的人。 歸檔
September 2024
歸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