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tical Divider
1989年4月15日,記得是我們上午的課程結束的時候,傳來了胡耀邦去世的消息。坦率說,如果是任何其他人死,我都覺得不關我屁事,但是胡耀邦有點不同,因為胡耀邦是1986年學潮之後下台的,原因是,他支持了資產階級自由化,具體就是說,他沒有殘酷鎮壓學生運動。首先,大家挺為這個人抱不平,因為他的在位,我們知道沒有任何同學遭到行政報復,這是了不起的事,是1979年以來首次的大規模學生運動(由於規模不算特別大,所以中共稱之為“學潮”,意思是,退潮還是很快),但是没有人被整。1989年初,他有再出山的跡象,當然,這只是通過中共的新聞出現的頻率和重要性而作的個人判斷。
所以,他的死訊普遍讓人感覺非常蹊蹺,有一張大字報寫著“該死的不死,不該死的死了”,幾乎所有學生都叫好這一張海報。這張海報所指的那個“該死的是誰”?其實包括了所有中共高層的利益攸關方,因此,至少,和我相似的人,我們從不會將“胡趙”聯繫起來。
說說海報的事:當時的海報,從形式上看,就是文革及其之前時代的烙印,看起來就是大字報,當然,也有小字報,但比較少。從今天的視角看,就相當於論壇上或者社交平台上的的帖子,發文人可以署名也可以不署名。當時基本上是不追究誰寫的和貼上的,因為政治運動過去了不太久,似乎當時沒有跡象會回來。
當時的海報都是貼在食堂外或校門口的閱讀欄,所以,到中午吃飯時間或進出學校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到内容。中午的死訊,下午吃飯的時候,整個學校的所有報欄都铺天盖地地貼滿了各種大字報,除上述的那个以外,还有詩歌,有揭發高幹子弟的特權狀況的,但這一類海报,大家看过后都一帶而過。
但是有一則海報卻吸引了很多人注意,它的底部署了兩個名:“沈研、金石开”,实际上,一看就知道,这是两个研究生,那个“石开“合并后就是”研“,这份海报呼吁大家出来抗议。当天晚上,校园里就有人出去抗议了。
在这里我必须说,其实,大家看了就会知道,这个抗议就是自发的,和北京的高校自发抗议是一样的,互不关联,更不隶属。
第二天上课听人说有大约一两千人,我是个懒散的人,没有跟着出去。但大概两天之后,校园里就有传闻,说这两个研究生被校方找去谈话了,其中的一个因为承受不了压力,退出了,还剩下一个叫作“沈研“的哲学系研究生。传闻说,他不是父母带大的而是叔叔带大的,所以,不仅被校方找谈话,而且,校方把其叔叔也叫来给他施加压力,但是,他坚决不肯退,换了好几个寝室,和其他同学挤着睡(躲著他們,拒絕受到壓力),就这样,他还组织过一两次的游行。
和今天的许多人理解不同,当时要想出头,真的是一件非常挣扎的事,因为后果非常严重(当然,这里指的是行政后果,我们并不会想到未来的几个星期后,北京会出现那么惨烈的六四大屠杀),事实上,他承担的后果确实严重,没有拿到毕业證,從此與中共體制無關。
我不记得我是什么时候开始参加的,但属于很早就加入的。我有印象的、较早的一次,是在北京发生了中共电台里讲的所谓的“冲击新华门”事件以后的第二天。当时就觉得这种所谓的新闻绝对是污蔑,我感觉自己有一种必须争取正义的使命感。记得那时有一个标语横幅很搞笑,当时是在北京警察动手殴打学生之后的第二天,出发前,我们的带队告诉我们,为了防止被催泪弹袭击,每个人都要准备好毛巾和水什么的,然后,有学生拉出横幅——“警察叔叔别打我”、“我怕疼”。
印象中,之后的每次游行,都至少有两千人以上,多数时候都至少有三千人。有人可能说,这个规模不大嘛!其实,那时的大学,本硕博全部加起来,一共只有一万学生。记忆深刻的是4月下旬,我们连续三天上街游行,我们每天都需要走差不多十公里的路,主要是向围观的人宣讲我们的意图。然而,我之所以特别记得这三天,是因为我们原计划是要在人民广场通宵的,但是连续三天,一到晚上就下暴雨,我当时的感觉是政府故意搞的人工降雨,那个雨特别大(至少在我当年的年轻的经历中),还好有支持我们的市民,开着公交车过来,让我们进到车里避雨。总之,本来很多人打算留下的,但是因为暴雨的原因,绝大多数人都回学校去了,最后只剩下极少数的各个学校的不足百人的学生。那个“沈研“红着眼,好像是带着血丝(但我也不能十分确定,因为太久远了)。
不久之后,就开始有不少学生支持他了,当然,也包括我。当时,有几个研究生都加入到支持他的队伍里,外加当时的学生会主席以及诗社的同学和年轻老师们。
要是说没有担忧,那是绝对的假话,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这会影响我们的未来前途,因为我们根本不认为我们会赢,也没人打算赢。再说一次,我们根本不会想到后来有人“因祸得福”,至少,我和所有我认识的人,至今也没有一个人因此而“得福”过,每个人都受到行政方面的影响,当然,这和很多坐牢和遭受酷刑的人相比,我们所遭受的一些影响都算不得什么,但,我们也不是为了跟任何其他人去比吧?如果有人为了和其他人比苦难,我认为那肯定是精神有问题了。
(这里也要给大家说明一下:我们当时少人有相机,我还记得以前要出去玩,都是租相机的,所以,那时,至少是我自己,从未拍过照片。我们也不知道什么记者之类的,因为我们都是没有离开过校门的学生,和今天的学生不同,我们对外面的社会一无所知:那时没有网络,至少我个人,极端抵制新闻,所以,从不关心什么报纸、广播等等垃圾。再说,我们也不需要发愁找工作,更不可能会有人分配到工厂之类的。我到26岁才第一次见到一家工厂的内部。总之,我们的生活与社会是完全脱离的。页面上方的照片是维基百科中文的没有版权的上海1986年学潮的照片)
所以,他的死訊普遍讓人感覺非常蹊蹺,有一張大字報寫著“該死的不死,不該死的死了”,幾乎所有學生都叫好這一張海報。這張海報所指的那個“該死的是誰”?其實包括了所有中共高層的利益攸關方,因此,至少,和我相似的人,我們從不會將“胡趙”聯繫起來。
說說海報的事:當時的海報,從形式上看,就是文革及其之前時代的烙印,看起來就是大字報,當然,也有小字報,但比較少。從今天的視角看,就相當於論壇上或者社交平台上的的帖子,發文人可以署名也可以不署名。當時基本上是不追究誰寫的和貼上的,因為政治運動過去了不太久,似乎當時沒有跡象會回來。
當時的海報都是貼在食堂外或校門口的閱讀欄,所以,到中午吃飯時間或進出學校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到内容。中午的死訊,下午吃飯的時候,整個學校的所有報欄都铺天盖地地貼滿了各種大字報,除上述的那个以外,还有詩歌,有揭發高幹子弟的特權狀況的,但這一類海报,大家看过后都一帶而過。
但是有一則海報卻吸引了很多人注意,它的底部署了兩個名:“沈研、金石开”,实际上,一看就知道,这是两个研究生,那个“石开“合并后就是”研“,这份海报呼吁大家出来抗议。当天晚上,校园里就有人出去抗议了。
在这里我必须说,其实,大家看了就会知道,这个抗议就是自发的,和北京的高校自发抗议是一样的,互不关联,更不隶属。
第二天上课听人说有大约一两千人,我是个懒散的人,没有跟着出去。但大概两天之后,校园里就有传闻,说这两个研究生被校方找去谈话了,其中的一个因为承受不了压力,退出了,还剩下一个叫作“沈研“的哲学系研究生。传闻说,他不是父母带大的而是叔叔带大的,所以,不仅被校方找谈话,而且,校方把其叔叔也叫来给他施加压力,但是,他坚决不肯退,换了好几个寝室,和其他同学挤着睡(躲著他們,拒絕受到壓力),就这样,他还组织过一两次的游行。
和今天的许多人理解不同,当时要想出头,真的是一件非常挣扎的事,因为后果非常严重(当然,这里指的是行政后果,我们并不会想到未来的几个星期后,北京会出现那么惨烈的六四大屠杀),事实上,他承担的后果确实严重,没有拿到毕业證,從此與中共體制無關。
我不记得我是什么时候开始参加的,但属于很早就加入的。我有印象的、较早的一次,是在北京发生了中共电台里讲的所谓的“冲击新华门”事件以后的第二天。当时就觉得这种所谓的新闻绝对是污蔑,我感觉自己有一种必须争取正义的使命感。记得那时有一个标语横幅很搞笑,当时是在北京警察动手殴打学生之后的第二天,出发前,我们的带队告诉我们,为了防止被催泪弹袭击,每个人都要准备好毛巾和水什么的,然后,有学生拉出横幅——“警察叔叔别打我”、“我怕疼”。
印象中,之后的每次游行,都至少有两千人以上,多数时候都至少有三千人。有人可能说,这个规模不大嘛!其实,那时的大学,本硕博全部加起来,一共只有一万学生。记忆深刻的是4月下旬,我们连续三天上街游行,我们每天都需要走差不多十公里的路,主要是向围观的人宣讲我们的意图。然而,我之所以特别记得这三天,是因为我们原计划是要在人民广场通宵的,但是连续三天,一到晚上就下暴雨,我当时的感觉是政府故意搞的人工降雨,那个雨特别大(至少在我当年的年轻的经历中),还好有支持我们的市民,开着公交车过来,让我们进到车里避雨。总之,本来很多人打算留下的,但是因为暴雨的原因,绝大多数人都回学校去了,最后只剩下极少数的各个学校的不足百人的学生。那个“沈研“红着眼,好像是带着血丝(但我也不能十分确定,因为太久远了)。
不久之后,就开始有不少学生支持他了,当然,也包括我。当时,有几个研究生都加入到支持他的队伍里,外加当时的学生会主席以及诗社的同学和年轻老师们。
要是说没有担忧,那是绝对的假话,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这会影响我们的未来前途,因为我们根本不认为我们会赢,也没人打算赢。再说一次,我们根本不会想到后来有人“因祸得福”,至少,我和所有我认识的人,至今也没有一个人因此而“得福”过,每个人都受到行政方面的影响,当然,这和很多坐牢和遭受酷刑的人相比,我们所遭受的一些影响都算不得什么,但,我们也不是为了跟任何其他人去比吧?如果有人为了和其他人比苦难,我认为那肯定是精神有问题了。
(这里也要给大家说明一下:我们当时少人有相机,我还记得以前要出去玩,都是租相机的,所以,那时,至少是我自己,从未拍过照片。我们也不知道什么记者之类的,因为我们都是没有离开过校门的学生,和今天的学生不同,我们对外面的社会一无所知:那时没有网络,至少我个人,极端抵制新闻,所以,从不关心什么报纸、广播等等垃圾。再说,我们也不需要发愁找工作,更不可能会有人分配到工厂之类的。我到26岁才第一次见到一家工厂的内部。总之,我们的生活与社会是完全脱离的。页面上方的照片是维基百科中文的没有版权的上海1986年学潮的照片)